所在位置: 首页 > 廉洁瓦房店
北京人挤破头也想进的最牛小学,原来是这么来的
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:2017-09-18

 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小学广为人知,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这所小学跟明末的一位名将渊源很深。

  原来,史家胡同小学所在地曾是明代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史可法的祠堂,也就是史公祠。后来,祠堂才改为学堂。

  史可法(1602-1645年),祖籍河南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字宪之,号道邻,明万历三十年(1602年)十一月出生于北京。自崇祯元年中进士后,历任推官、御史、总督、巡抚等职,后为南京兵部尚书,加封东阁大学士。

  明清易代之际,史可法受命困守孤城扬州,守城的明军仅有万余,而攻城的清兵却有十万。清摄政王多尔衮屡次致书劝降,史可法都严词拒绝,抱定“城存与存,城亡与亡”的决心,誓言坚守。明弘光元年(1645年)四月,终因寡不敌众,被俘殉难。史可法义子史德威遍寻父亲遗骸不得,于是依史可法遗愿,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,是为史可法的衣冠冢。清乾隆帝追谥史可法为忠正公,并下令在史公衣冠冢旁建祠纪念。

托梦而生,“神奇”家训炼就忠义史可法

  《明史·史可法传》开篇就记载:“(史可法母亲)尹氏有身(怀孕),梦文天祥入其舍,生可法。”这一出自正史,看似有些神奇的记述,实则寓含着史可法父母对儿子的殷切期望。家长给史可法命名为“可法”,取字为“宪之”,“可法”之“法”、“宪之”之“宪”,均为“效法”的意思。效法谁呢?“家训”明示:效法抗元将领文天祥!姓名,人人都有,但用姓名作为家训,却是少见。“史可法”三个字,无形中规范了史可法的人生轨迹,影响了史可法一生的成长与事业。

  对父母双亲的独特家训,史可法一直铭记在心。中进士后,史可法戎马生涯,常年在外,最让他惦念的,就是父母双亲,“每一念及,不禁涕零,惟愿父亲、母亲宽怀”。他还经常在家书中叮嘱家人,对父母“须百凡小心……凡事须顺其意……做个大贤大孝之人”。存留下来的史可法诗作不多,思念母亲的就有两首。《忆母》一诗吟道:“母在江之南,儿在江之北。相逢叙梦中,牵衣喜且哭。”辞婉意切,催人落泪。故而有史学家万分感叹地评价道:“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,信矣!”

为官清正,“抠门儿”的史可法


  后人崇敬史可法、纪念史可法,除了感怀他忠贞爱国,大义凛然外,还在于他为官期间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、一心为国为民的正直形象。

  一般人中进士后,在放官前会有不少想法:大家都愿意留在京城当官,不愿意到地方去;就是实在要到地方当官,也不愿到贫瘠、边远的地方。史可法不认可这些挑肥拣瘦的“经验之谈”,他深信恩师左光斗的名言“官卑清自尊”,更不会忘记祖父史应元当年做出的榜样。

  据《贵州通志·名宦》介绍:“史应元,顺天人,举人,万历四十二年知黄平州,秉直不阿,卒于官,无以为殓,民争赙之。”

  史可法祖父史应元曾任黄平州知州(今贵州凯里附近),任上为老百姓减轻徭役,精简打官司的程序,对罪犯以教育为主,很少动用刑法。他除了月俸外,口袋里没有一文来历不明的钱。他后来死于任上,还是老百姓争着捐钱为他入殓,才使他得以安葬。

  史可法以祖父为榜样,也十分清廉俭朴。他任安庆巡抚时,已经是从三品官员,但家中用度依然十分拮据。对于家用,他往往仅能寄少量的银子回去,最多的一次,也不过是“银五十金(两),又银杯一只”。因此,在家中需要钱时,他曾写信对家中的妻子交待:“可将首饰变卖用度”;同时,他又告诉父母:“不妨暂借于诸友,容男陆续补还。”史家迁回京城后,想在驴市胡同买一座住宅,史可法得知后急令其弟:“买房一事,当即停止。此时贫甚,那得数百金也!”

  其实史可法并不是小气,他把钱都用到公事中了。到任安徽六安后,他发现六安的城郭并不完整,在治安形势紧张时,急需修缮。尽管以前州里曾将破损的城郭修缮过,无奈破损严重,加上州内府库空虚,尽其所力,也不能最终解决问题。史可法到任后,立即下令修复城墙,并亲自督工。至于经费,他答应“不烦公帑,不括民资”,都从自己的俸银中捐出。

家书十余封,“墨点无多泪点多”

  在后人编辑的《史可法集》中,除收录了史可法所书的奏疏、书牍、杂文、诗词外,读来最令人动情的就是那六封遗书和十七封家书。

  扬州城破前四天,史可法给家人捎上最后一封遗书:“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,至今尚未攻打,然人心已去,收拾不来!法早晚必死……太太苦恼须抚,四太爷、大爷、三哥大家照管……书至此,肝肠寸断矣。”

  史可法捎回家的这封遗书,全文不足百字,篇幅虽短,却可歌可泣。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《题史阁部遗像》一诗中,极为沉痛地评论道:“且喜家书在,银钩字数行。凄凉招命妇,宛转托高堂。墨淡知和血,篇终说断肠。当时濡笔际,光景莫思量。”

  这封家书,又称“绝命书”,“墨点无多泪点多”,“血泪斑斑马革心”。即使在四百年后的今天,阅读这封家书,依然能够感受到史公拈笔时的凄凉心境,同情而感伤;但更为其中昭示的英雄气节,钦佩且景仰!

浩然正气影响田汉、朱自清等
一大批近现代名人

  史可法的浩然正气一直激励着后世的中国人,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,史可法的英雄气节更加激起人们的斗志。

  1937年,正是日军侵华之时,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词作者、戏剧家田汉来到扬州凭吊史可法,他感慨万分地吟诵道:“江潮如吼打孤城,百世犹闻杀敌声。今日倾危如昔日,我来岭上访先生。”

  著名学者、散文家朱自清是扬州人。据其孙子朱小涛介绍,1912年朱自清父亲朱鸿钧因为生病,在史公祠寄养了大概半年时间。这期间,朱自清几乎是每天都要去史公祠看望父亲。他听到人们讲述史可法的事迹,被史可法的风骨、气节所深深影响。朱自清后来拒绝领取美援面粉,这种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史可法是一脉相承的,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,毛泽东同志提出,我们应当写“朱自清颂”。

  清代诗人刘藻有诗赞颂史可法:“一木支大厦,成仁几日间。浩然留正气,千古配文山(文天祥,号文山)。”

  诚如斯言,史公虽逝,但他的人格精神,依然辉耀在历史的天空。(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王媛媛 丨视频、资料提供:江苏省扬州市纪委)